教育-HEZHIRUN.BAOMASHI.AIWOSEN.COM域名出售

家长会上听“春声”

2023-11-21 00:00:00

转自:中卫发布

11月18日,星期六,上午9时,中卫中学高二年级各班级召开家长会。

山河已冬,岁寒渐浓。高二(20)班班主任老师陈立一边热情招呼到会家长,一边叮嘱学生给家长们端上热开水。细心的家长发现,这一次,进了教室很容易找到自己的“位置”,因为课桌上放置了席签,上面印着自家孩子的姓名。

家长会在全班同学合唱的歌曲《稻香》中拉开序幕。

“正如这首歌唱的,家是我们唯一的城堡,也是梦开始的地方。各位家长,教育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……”简单的开场白后,陈立强调了年级十禁令和班级管理规定、学生请假纪律、校园安全管理等事项,就学生作息时间、班级基本情况、学校素养教育向家长作说明。

2025年,宁夏将实行新高考“3+1+2”模式,今年秋季高二年级的学生,已经按新高考模式进行了选科,高二(20)班是学生选科后组建的“历史类”班级,该班学生也是参加新高考的准考生。新高考聚焦“关键能力”和“思维品质”的考察,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融入高考试题命制中,既引导学生全面发展,又注重培养兴趣特长。改革的指挥棒,推动学校改革传统教学方式,从知识传授向能力素养培育转变。

黑板上“中卫中学音体美综合课学生选课表”显示,全班37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,分别选择了“器乐、舞蹈、书法、乒乓球”等11科的兴趣课程。在每周“课程表”上,除了文化课外,还安排了劳动、体育与健康、心理健康等课程。

“除了文化知识,学校更加注重孩子的综合素养提升和品质健康养成,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教育。各位家长日常是怎么和孩子沟通的?他们都想些什么?请听听孩子们的心声。”陈立说。

学生王宣程、陈佳敏走上讲台,将同学们匿名写给家长的心里话,一字一顿读给家长听。

“亲爱的妈妈,我希望您以后对我的事情不要那么上火,虽然我有时确实不服管教,但我内心还是想要改正错误的,只是需要一个过程。”

“对不起陛下,臣子的叛逆期有点太长了,希望你可以把平时的耍小性子理解成短暂美好的青春时光……”

“亲爱的妈妈,我希望时间可以让我自由分配。您知道,我瞌睡较多,但晚上在您规定的点睡觉真的会让我第二天上课状态不好。”

“少打球、少喝酒、少骂人、少急躁、少吵架、少不乐意,注意身体、注意言辞、注意待人,少看手机、多读书。”

“我将在你们那里找到我的避难所,将你们当做我永远的港口;我会努力成长,积极阳光,做你们的小太阳,以我心换你心,我们一起携手并进。”

……

两个孩子声情并茂地读着,45条写给家长的话,或有埋怨,或是劝诫,或表感恩,或是祝福,情真意切、直抵内心,家长们听着听着,有人开始抹眼泪,听完,报以热烈的掌声。

“这是孩子们想对你们说的话,家长会前,我让你们准备的3个问题的答案,现在可以交给他们了。”陈立说。

坐在前面第二排的学生李宇瑞,看到父母写给自己的话,瞬间泪奔。

黑板上播放了6分钟的短片《成绩单》,讲述了3个不同境况的家庭,因为孩子的一张成绩单引发家庭冲突,引起反思。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,仅仅是成绩单吗?现实中有多少家长和短片中的家长一样?如何看待成绩单?

黑板上再放短片:一名攀登者踩着阶梯一级一级向上攀登,却一次次跌倒,他不放弃,反反复复挣扎,最后一点点从谷底反弹到顶峰。求学抑或人生,何尝不是数次跌倒、数次站起?跌倒了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去努力站起来。

家长陈银铃走上讲台,将头天晚上熬夜写出的长达4页的稿子收起来,感慨而言:“这是我参加过的最有意义的一次家长会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孩子价值观的养成。我们的确应该反思,怎么和孩子沟通,怎么教育孩子。”

学生刘昱阳一个月前从“物理类”班级转来,家长刘振荣现身说法:“我儿子喜欢历史,但我从自己的角度出发,选科的时候让他选了‘物理类’,他通过各种方式与我斗争。转班后我发现,他变得轻松快乐了。所以,我们要尊重孩子的选择、注重孩子的兴趣,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。”

学生代表杜欣冉、徐艺菡先后发言:“成绩是衡量我们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,但不是唯一标准,我们一直在努力,努力变成那个更加优秀的自己。”“家长和老师不能代替我们去选择,但可以赋予我们选择和思考的能力。”

黑板上,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一行行显现出来:教育是国之大计、党之大计。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。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。

“新高考改革促使课程变革与教学方式转变,我们要全面认识新高考的‘新’:新的育人目标和选拔理念、新的选科方式和走班方式,新的赋分制度,新的录取方式,新的高考评价体系,终极目标——立德树人,培养具有创新潜质和学科特长的人才。”陈立形象地比喻,教材讲的是“一粒沙”,高考考的是“撒哈拉”;上课教的是“一滴水”,高考考的是“大黄河”。好的教育,就是要培育学生探索性、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养成。

“德育,归根到底是自我教育,是对灵魂的自我净化与洗涤。所有外在的教化、劝诫、引导、陶冶、感染,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实现自律。”“要永远与学生在一起,打败问题,而不是与问题在一起,打败学生。庄稼养根,育人养心。教育需要情怀,更需要智慧……”陈立的话没说完,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

家长会在全班学生合唱的励志歌《追梦赤子心》中结束。

黑板上,一行大字吸引了大家的眼球:美好的教育是双向奔赴,不是培养完美,而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。

家长们带着思考离开了教室

▌作者:全媒体记者 保永琴

▌编辑:王 亭